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能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之一。北斗系统将于2018年年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指出,北斗应用和北斗产业化在面临着新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中国的北斗在北京市政公用领域的应用不断突破,为开创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新格局作出贡献,未来北斗军工转民用有望更好地开花结果。
北京燃气集团作为全国最早应用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的市政公用企业,多年来,集团将北斗与燃气生产运营业务结合首先试点应用于日常巡检中,每一位巡检人员都会手持一台加装了定位模块的平板电脑,沿着负责的管线线路进行常规化的巡视。通过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将北斗精准服务应用于管网巡线系统、管网泄漏检测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各个环节,大幅度强化了燃气管网管理的精细度和深入度,从本质上提高了管网建设、运营、安全等业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2017年,在京津冀“煤改气”施工过程全程应用了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提供的北斗精准服务。管线施工任务今年较之往年大幅增加,管线也更加复杂多样,管线与管线之间的接口多。为了确保施工的精度和后续巡检的便利,在本次施工中,全程使用了北斗的精准定位,对施工的关键点进行采集、管线的各种数据及现场的照片进行了保存。北斗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更加增加了北斗定位的精度,对“煤改气”现场的施工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技术支持。
“高大上”的北斗卫星系统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从提高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的运行效率,到方便个人的养老关爱、智慧交通、应急救援等方面,北斗的产业化应用之路正全面提速。
随着北斗组网的推进,下游行业应用呈现加速趋势。当前,卫星导航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北斗+”时代正在到来。
当前北斗已在诸多民生领域实现跨界融合,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能力,不断改善民生事业,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带来技术创新和突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是国家和地方大量社会化地理信息应用的有效驱动平台。
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
出品 | 博燃网(ID:boranzixun)
责编 | 李廷彦
TEL:13581738901(微信同号)
文章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不如来抢个沙发?